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推出|别找了,32名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最高引文章详细解析(总共64篇文章倾力打造,值得收藏)(一)

2017-11-25 iNature iNature

喜欢我,就关注我(iNature)

iNature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候选人32人,根据今年初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的决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经过前期的准备,终于汇集了32位候选人所有的信息,同时收集了各个院士候选人的最高引文章(总共32篇),进行专门的分析。其中,蓝色的字体附有链接,可以直接打开,查看具体的链接。在这里,考虑到篇幅的限制,先展示17位候选人的基本信息及最高引文章(17篇),总共34篇文章进行专门的介绍





1结构生物学


颜宁-膜蛋白的探索者



颜宁 教授,博导
1996—2000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
2000—2004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
2005—2007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
2007-至今  清华大学教授

我们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次级主动运输蛋白(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ers)的工作机理上。交替通路模型(alternating-access model)被用来解释转运蛋白的工作机理,在这个模型中,转运蛋白至少采取两种构象来进行底物的装载及卸载:一种向膜外开放,一种向膜内开放。有许多结构和生物物理学证据支持这个模型。但是,仍有两个最有趣的基本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主动运输的能量偶联机制是什么?第二,在转运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触发了转运蛋白的构象变化?我们实验室使用基于结构的研究手段对次级主动运输蛋白进行研究,以期解决转运蛋白工作机理中的基本问题。


经典力作-TALE识别DNA的分子基础


通过植物病原细菌分泌的TAL(转录激活物样)效应物通过串联重复的中心结构域识别宿主DNA序列。 每个重复包含33至35个保守氨基酸,并通过使用位于第12和13位的两个高度可变残基[称为重复变异双残基(RVD)]来靶向特异性碱基对。这里,颜宁研究组报告了11.5个-重复TAL效应子的晶体结构(包括 无DNA和DNA结合状态)。 每个TAL重复包括由短的含RVD循环连接的两个螺旋。 11.5重复形成右手超螺旋结构,沿着DNA双链体的有义链走向,RVD与主沟接触。 第12个残基稳定了RVD环,而第13个残基形成了碱特异性接触。 通过TAL效应器了解DNA识别,可以促进DNA结合蛋白的生物技术应用的合理设计。



许瑞明-表观遗传结构的领域奔跑者



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美国科学促进会2012年度会士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创新课题组组长

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拟筹建)主任

本研究组主要从事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又分为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调控和RNA转录后加工两个方向。



经典力作|许瑞明-Polycomb蛋白结合修饰的组蛋白的机制


果蝇Polycomb蛋白对于维持发育过程中同源异型基因的沉默状态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Polycomb通过Polycomb复合物介导组蛋白H3的Lys27甲基化,从而抑制高级染色质结构的组装。异染色质装配中的类似机制由HP1介导,HP1是与组蛋白H3K9甲基化结合的染色质蛋白。为了理解组蛋白H3K27甲基化识别的分子机制,许瑞明研究组已经Polycomb的chromo-domain与组蛋白H3肽(含有H3K27me3修饰)复合体的结构,其分辨率是1.4-Å。该结构揭示了甲基 - 赖氨酸结合的保守模式,并鉴定了与组蛋白H3的Polycomb特异性相互作用。该结构还揭示了晶格中的dPC二聚体,其由在Polycomb族染色体域中特异性保守的残基介导。 dPC的二聚化可以有效地解释组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为Polycomb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机制。




蒋华良-分子结构的点睛人



蒋华良长期致力药学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他通过生物学、化学和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开展原创药物研究新策略与新方法、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药物靶标调控机制等研究。他发展了一系列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新方法,被国际同行高度重视和应用,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沿。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设计。近年主要开展离子通道、酪氨酸激酶、脂质代谢相关通路、新型抗菌(病毒)靶标及表观遗传学相关重要蛋白质的靶标发现、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设计方法、ADME/T预测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研究。



经典力作基于蛋白质序列预测蛋白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是大多数生物过程的核心。尽管已经致力于开发预测PPI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方法,但是大多数现有方法的应用是有限的,因为它们需要关于蛋白质同源性或蛋白质伴侣的相互作用标记的信息。在本工作中,蒋华良研究组提出了一种仅使用蛋白质序列信息的PPI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机器学习,结合kernel函数和用于描述氨基酸的联合三元组特征而开发的。使用16,000多种不同的PPI对来构建通用模型。我们的方法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基于序列的PPI预测方法,因为它能够预测PPI网络。已经通过我们的方法有效地确认了不同类型的PPI网络,这表明即使只有序列信息,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新发现的具有未知生物相对性的蛋白质的网络的探索。另外,这种补充实验信息可以提高该方法的预测能力。




2植物学/保护生物学


何祖华-植物抗病的急先锋



1993-1996 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博士,副教授; 1997-1998 美国加州Salk研究所植物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后; 1999-2000 加大Davis分校植物病理系博士后; 2000,12-至今 获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人才计划资助,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兼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科技部中-韩生命科学合作中心主任(2001-2006),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功能基因和信号途径互作。主要从事研究模式植物(水稻和拟南芥)抗病调控基因的克隆与信号转导;研究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抗病信号途径;植物抗病反应(SA途径)与发育(GA和auxin)信号的cross-talk;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学;植物新的GA途径与性状发育的调控。并致力于广谱抗病和高产水稻资源的创造,重点是聚合超高产新性状,在高产品种的模型上,通过转基因或分子辅助育种改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研究主要涉及分子遗传、细胞和生物化学与生物信息学。




经典力作-BRI1感知油菜素内酯的机制


何祖华等人开发了用于研究植物受体激酶活化和信号传导机制的测定法。 拟南芥受体激酶BRI1的细胞外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和跨膜结构域与油菜素固醇信号传导相关,把这些结构域与水稻抗病性受体XA21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融合,令人吃惊的是,嵌合受体在用油菜素类固醇处理时,能够启动水稻细胞中植物防御反应。 这些结果表明BRI1的胞外域是感知油菜素内酯,同时也揭示表明植物的LRR受体激酶具有一般的信号传导机制。 该系统的应用允许发现LRR激酶(最大的植物受体激酶)的配体。



刘耀光-技术的革新者及水稻不育的探路人


刘耀光,男,博士生导师,1954年3月生。1982年华南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任教湖南省长沙农业专科学校;1985~1988年,留学日本香川大学,并获硕士学位,1988~1991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学习植物遗传学专业博士课程,并获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日本三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3~1996年,在日本三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研究员,1996年7月回国。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资助经费1200多万元,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水稻重要育性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理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和进展。兼任全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经典力作-TAIL-PCR的诞生及使用方法


热不对称交错(TAIL-)PCR是从酵母人造染色体(YAC)和P1克隆扩增插入片段末端的有效技术。 实现高度特异性扩增,而不需要在PCR之前或之后进行复杂操作。 描述了用于拟南芥中T-DNA插入侧翼的基因组序列的恢复和基因组片段精确的定位。 在190个测试的T-DNA插入系中,鉴定出了183个扩增插入特异性产物。 重新构建实验表明,该技术可以鉴定出普通小麦(1.5×1010bp)的基因组的单拷贝序列。 使用122个独特的侧翼序列探针筛选RFLP,并且在RFLP图上测定26个T-DNA转基因品系的插入位点。 这些植株,其映射的T-DNA插入赋予潮霉素抗性,可以很好的把基因型与表型相联系在一起,这也为后续的T-DNA插入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种康-发育与环境的胁迫平衡人


种康 ,男,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4月出生,陕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是植物器官发生和发育及其环境应答的分子机理。以水稻、小麦和拟南芥等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手段,揭示器官发生(如开花、根的形成)基因调控模式和控制途径,探索作物分子遗传改良的可能途径。




经典力作-OsMYB3R-2对于非生物胁迫的作用


种康使用cDNA微阵列方法去监测水稻在冷胁迫下的表达谱并鉴定了328个冷调节基因。编码MYB,homeodomain和功能未知的锌指蛋白等13个这样的基因,在72小时冷应激下表达显著变化。其中,OsMYB3R-2被选中进一步研究。与大多数植物R2R3MYB转录因子不同,OsMYB3R-2在DNA结合结构域中具有三个不完全重复序列,与动物c-MYB蛋白相同。通过冷,干旱和盐胁迫诱导OsMYB3R-2的表达。过表达OsMYB3R-2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显示出对冷,干旱和盐胁迫的耐受性增加,并且转基因植物的种子萌发比野生型更耐受脱落酸或NaCl。在OsMYB3R-2过表达植株中,一些与Cold相关的基因(如脱水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A,COR15a和RCI2A)的表达比野生型高。这些结果表明OsMYB3R-2作为胁迫耐受性的主开关。



谢道昕-植物激素的拓荒者

谢道昕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JIPB,Molecular Plant和The Plant Journal等学术期刊编委。激素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繁衍生息等各种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阐明激素的受体识别机制,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提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谢道昕实验室主要研究激素感知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迄今阐明了茉莉素和独脚金内酯两类激素的受体识别机制:2009年发现的茉莉素受体COI1,遵循生物学领域经典的激素活性分子可逆地结合受体并循环触发信号传导链的“活性分子-受体”识别规律、调控植物的防御反应和生长发育;2016年阐明的独脚金内酯受体D14,则具有生成激素活性分子和不可逆地结合激素活性分子的双重功能、遵循新型的“底物-酶-活性分子-受体”识别规律、调控植物分枝等重要生长发育过程。



经典力作-COI1蛋白的定位过程


coi1突变定义了响应茉莉酮酸酯所需的拟南芥基因,可以调节对昆虫和病原体的防御,伤口愈合和花粉生育力。 野生型等位基因COI1初步定位到90kb基因组片段,并通过coi1-1突变体的互补来详细的定位到这个基因。 预测的COI1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含有16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和一个F-Box的结构域。 它与拟南芥中的TIR1,人类Skp2和酵母Grr1的F-box蛋白具有相似性,似乎通过靶向阻遏蛋白,使用泛素化作用来起作用。



张克勤-环境防护的绿色使者


张克勤,男,汉族,1958年12月生,贵州省黔西县人,教授,现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大学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香港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八、九届评审委员;SCI源刊《Fungal Diversity》执行副主编、《菌物系统》、《菌物研究》编委;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遗传学会理事。专注于作物病原线虫生物防治研究,通过发掘杀线虫微生物新资源和新化合物、确定致病毒力因子、揭示微生物与线虫互作分子机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虫生物农药并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为解决线虫防治的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典力作-土壤也能抑制真菌的生长,张克勤告诉你答案


土壤真菌病可对本领域大多数真菌物种的发芽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抑制剂中,微生物起源的挥发性物质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项研究中,张克勤等人调查了产生抑制真菌挥发物的细菌的频率和身份。在所测试的1018个细菌分离物中,发现328个产生抗真菌挥发物,其可抑制两种杀线虫真菌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Pochonia chlamydosporia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用市售抗真菌化合物进行的试验表明,细菌来源的七种挥发性化合物(乙酰胺,苯甲醛,苯并噻唑,1-丁胺,甲胺,苯乙醛和1-癸烯)可能在土壤真菌病中起重要作用。




魏辅文-熊猫爸爸

魏辅文,男,1964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动物生态与保护遗传学研究组组长。2006年有关大熊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Current Biology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Nature、Science等著名杂志和Discovery频道、BBC、路透社等多家知名媒体均在显要位置发表相关的评论和报道,并入选2006年度美国Discover杂志12大生物科技新闻;2007年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有关大熊猫是否走到进化尽头的文章再次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入选“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10年,有关小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对该地区大熊猫种群生存威胁的文章发表在Conservation Biology上, ScienceRandom Samples栏目发表了“野生熊猫的希望”文章,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报道和评价。2011年,有关大熊猫肠道菌群帮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工作在PNAS上,Nature等媒体对此做了报道和评价;大熊猫喜欢原始林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iology Letters,引起NatureScience等媒体的高度关注。2012年,应邀在Molecular Ecology撰写大熊猫遗传学研究综述。2013年,利用种群基因组学方法揭示了大熊猫种群历史和适应相关成果,在Nature Genetics上以封面文章发表,Science Daily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经典力作-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纤维素代谢证据


大熊猫基因组编码与肉食性动物消化系统相关的所有必需酶,但缺乏消化纤维素所需的酶的基因,纤维素是竹子的主要成分。据认为,这种标志性物种必须具有能够代谢纤维素的微生物共生体,但是这些共生体仍未被发现。在这里魏辅文研究组检测了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粪便样品中的5,522个原核核糖体RNA基因序列。发现熊猫微生物群体的物种丰富度低于哺乳动物微生物群体,是食草动物和非嗜食食肉动物。同时检测到13种与Clostridium组I和XIVa密切相关的分类单位,其中都含有已知消化纤维素的分类群。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这13种营养分类单位中有7种是大熊猫独有的。使用来自肠微生物的〜37-Mbp重叠序列的Metagenomic分析,发现在Clostridium组I中有两种编码纤维素消化酶和一种半纤维素消化酶,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和木聚糖1,4-β-木糖苷酶的推定基因。比较大熊猫与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的糖苷水解酶谱,发现大多数与大多数人类相似的酶的共同特征:低聚糖降解酶(36%),纤维素酶(37%)和内质网膜酶的含量最低(2% ),这可能反映了熊猫独特竹节饮食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低消化率。推定的纤维素消化微生物的存在,生理学和形态学相关的适应性结合显示,大熊猫已经发展了许多性状以克服消化高纤维状物质的饮食的解剖和生理学挑战。





3分子细胞生物学


陈晔光-信号通路的解读人

陈晔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细胞信号转导:利用膜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研究TGF-β和Wnt信号的调控以及它们在胚胎发育、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和肿瘤形成中的作用。




经典力作-TGF-β作用特异性的机制


TGF-β家族的信号转导涉及一组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充当受体底物的Smad蛋白和靶向特定基因的Smad相关转录因子。 陈晔光等人已经确定了不连续的结构元件,决定受体和Smads之间的选择性相互作用,以及TGF-β和BMP途径中Smads和转录因子之间的选择性相互作用。 I型受体激酶结构域的L45环中四个残基和Smad羧基端结构域的L3环中两个残基的匹配组建了受体-Smad相互作用的特异性。 Smad羧基末端结构域的高度暴露的α-螺旋2中的残基簇指定与DNA结合因子Fast1相互作用,结果是通路介导的基因响应。 通过建立特定的相互作用,这些决定因素使TGF-β和BMP途径彼此分离。



徐涛-血糖调控的操作使者


徐涛,研究员,生物物理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德马普合作小组主任,《科学通报》特邀编辑,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特邀编辑,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专业委员会主任。血糖调控涉及胰岛素的释放和葡萄糖转运体的上膜。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囊泡的参与。本研究组主要以胰腺β细胞和脂肪细胞为对象,研究其中囊泡转运和融合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阐明血糖调控的分子细胞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胰岛素储存囊泡分泌过程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胞内第二信使对分泌的调控作用;葡萄糖转运体在脂肪细胞内转运和上膜机制的研究;细胞内Ca2+信号的自稳平衡和对分泌的调控作用。




经典力作-CREB转录因子调控BDNF的表达


CREB是涉及适应性神经元反应控制的转录因子。尽管CREB在神经元中的一个功能被认为是其产物控制突触功能,但介导突触功能的CREB的靶标尚未被鉴定。本报告描述了CREB或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介导BDNF(一种调节突触活性的神经营养因子)的Ca2 +依赖性调节。在皮层神经元中,Ca2 +内流触发CREB的磷酸化,其通过结合BDNF基因内的关键Ca 2+应答元件(CRE)激活BDNF转录。 BDNF CRE或邻近的新调节元件的突变,以及CREB功能的阻断将会导致BDNF转录的显著的丧失。这些发现表明,CREB家族成员与另外的转录因子协同调节BDNF转录。徐涛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BDNF基因是CREB家族的靶标,其蛋白质产物在突触处起作用以控制适应性神经元反应。




屈良鹄-RNA领域的开拓者

屈良鹄,是中山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化分子生物学会RNA专业委员会主任,“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屈良鹄教授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是RNA组学领域专家。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重要科学前沿项目以及中美和中法等国际合作等项目。在Nature、Science、PNAS、Hepatology、Nucleic Acids Res等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经典力作-miRNA靶序列数据库而开发


MicroRNA(miRNA)通过靶向mRNA来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类重要的小非编码RNA(sRNA)。然而,将miRNA怎么去寻找调控靶基因,在技术上仍然具有挑战性。最近,高通量CLIP-Seq和降解组测序(Degradome-Seq)方法已被用于分别鉴定Argonaute相互作用位点和miRNA裂解位点。在这项研究中,屈良鹄研究组引入了一个新的数据库,starBase(sRNA tar get  Base), 并且已经开发了这个数据库,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CLIP-Seq和Degradome-Seq数据中全面的探索miRNA-靶标相互作用图谱。


董晨-免疫炎症的安全卫士

董晨,博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副院长。免疫应答和炎症疾病的机制。




经典力作-CD4 T细胞通过产生IL-17调节组织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17(IL-1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尽管其调节和功能尚不清楚。 在这里,董晨研究组评估了体外和体内初始CD4 T细胞分化成IL-17的效应T辅助细胞的特征。 该过程需要共刺激分子CD28和ICOS,但不依赖于1型或2型辅助T细胞分化所需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 此外,IL-4和干扰素-γ均在效应期中负调节IL-17的T辅助细胞产生。 在体内,IL-17抗体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期间抑制脑中的趋化因子表达,而IL-17在肺上皮中的过度表达引起趋化因子产生和白细胞浸润。 因此,IL-17表达具有调节组织炎症的独特T辅助细胞谱系。



徐安龙-免疫进化的先行者

徐安龙,男,汉族,1963年6月生,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分子免疫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入党。2013年1月24日起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各种不同进化地位物种的免疫基因与分子的功能与演化研究。回国16年来,集中在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起源与演化的前沿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原创性和系统性的成果,共获中国发明专利42项和美国发明专利1项;以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138篇,其中IF≧10 论文5 篇,如Genome Res, Am J Hum Genet;5<IF<10 论文14篇, 如: J Immunol, J Biol Chem, Cell Res等。




经典力作-文昌鱼的免疫学过程分析

据推测,在脊椎动物进化出基于体细胞多样性的适应性免疫之前,先天免疫的种系编码多样性,可能已经更加发展的更早。文昌鱼占据脊索动物门的基部位置,因此是脊椎动物免疫进化的重要参考。在这里,徐安龙第一次全面报告了文昌鱼的基因组文库,并且观察了其免疫基因库。



季维智-灵长动物研究的排头兵

季维智,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共党员,生于 1950年6月29日。1969年2月1日参加工作,1982年2月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学系动物学专业。季维智同志多年来从事灵长类生殖生物学研究,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英语水平,较强的事业心。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首次发现了猕猴体内促性腺激素和孕硐的昼夜分泌节律等新现象,证明并提出了体内阿片类系统参与这种调节的新观点。提出了猕猴受精卵的分化可能与FSH有关,所建立的猕猴半透明带分析系统(HZA)为深入研究顶体反应提供了可能;同时建立和改进了一些生殖工程技术,并注意把这些新技术应用于保护生物学和家畜的品种改良;研究中特别注意微观和宏观的有机结合,利用生殖生物学工程新技术首次将我国特有珍稀动物藏猕猴的精液冻存成功;并推动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和中、美灵长类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沟通和建立了与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联系,争取到国际有关组织的大额经费支持;多次成功地主持和承办了国际、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我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贡献。




经典力作-第一次使用CRISPR方法产生转基因猴



猴子作为研究人类疾病和开发治疗策略的重要模式种类,但猴子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受到在特定的基因产生转基因动物的困难,显著的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过程。 在这里,季维智首次应用CRISPR / Cas9系统,一种编辑不同生物基因的多功能工具,以猴基因组为靶标。 通过将Cas9 mRNA和sgRNA共注入一个细胞阶段的胚胎中,成功实现了食蟹猴中的精确基因靶向。 另外季维智等研究组还显示该系统能够同时破坏两个靶基因(Ppar-γ和Rag1),通过综合分析没有检测到脱靶诱变。 因此,用Cas9 mRNA和sgRNAs共注射单细胞阶段的胚胎,是基因修饰的食蟹猴产生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




4病毒学/流行病学


陈化兰-抗毒(禽流感)天使


陈化兰,1969年生,甘肃白银人,199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九三”社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现任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禽流感防控专家组组长,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动物流感参考中心主任、OIE生物标准委员会副主席。1994年以来专注于禽流感病毒基础研究和疫苗研发,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深化了对禽流感病毒的认知,为防控决策和技术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先后研制多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禽流感疫苗,在国内外累计生产应用超过1400亿剂量,为高致病力禽流感的有效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在《科学》(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是2015年及2016年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一。



经典力作-H5N1病毒在中国南方的进化特征


禽流感H5N1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发展。在这里,陈化兰(第一作者)展示了从1999年到2002年在中国大陆从健康的家鸭中分离出来的H5N1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逐渐变得更加致病,并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一进化方向机制的假说。从1999年至2002年,华南地区从健康鸭子中分离出的二十一种病毒被确认为H5N1亚型甲型流感病毒。这些分离物与A / Goose / Guangdong / 1/96(H5N1)病毒的抗原性相似,这是1997年香港“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的来源,并且都在鸡中高度致病。病毒基于其在小鼠中的复制和致死性而形成四种病原体。在哺乳动物模型中,这些分离物的致病性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时间模式。在接种的鸭子中检测到的六个H5N1分离株中有五个被从气管或泄殖腔中排出,但没有引起疾病征兆或死亡。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多数病毒是含有A / Goose / Guangdong / 1/96样血凝素基因和来自未知的欧亚禽流感病毒的其他基因的重配体。这项研究是最近在中国大陆鸭子流传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从健康的鸭子传播到鸡或哺乳动物宿主



顾东风-心血管流行病学的开路人

顾东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际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预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杂志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和 Human Genetics 等编委,Chronic Diseas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副主编;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全国主任委员)。先后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研修。长期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遗传流行病学,包括病因和人群防治研究。先后承担“中国高血压调查随访及主要死亡影响因素研究”和“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预测China-PAR”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国内外心血管病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等项目,作为“亚太队列人群协作研究”执委开展65万人群大型队列研究。




经典力作-中国人是怎么死亡的,系统原因分析

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中国成年人死因的主要原因。 顾东风(共同一作)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高血压,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和改善营养是减轻中国成年人过早死亡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我是谁?我是黄连,我居然能改善脂肪肝以及肥胖症状!

10项主导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技术(一)

重磅推出|全球最高引100篇文章系统分析(从1亿篇文章筛选出来,居然发表在JBC杂志的文章名列前茅,值得收藏)

重磅|陈玲玲研究组在Cell发文揭示长非编码RNA对细胞核仁调节新机制

2017年研究前沿|生物科学-长链非编码RNA等领域上榜(值得收藏)

Nature News:未来40年,DNA测序将走向何方?

一作访谈|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发好文章也有迹可循(Nature一作现身说法,以及给我们诚恳的建议)

重磅推出|24篇植物核心CRISPR文章分析(有进行精彩的点评)

重磅|施一公又贡献一篇Cell,用冷冻电镜解析剪切过程(2017年第4篇CNS,高居中国CNS榜首)

你的导师说过什么扎心的话?带来了1万点暴击!

10张萌图,治愈你被实验伤痛的心(图文系列,值得收藏)

11月ESI数据公布,这所大学排名全国第二





温馨提示:iNature是介绍一流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提供专业的完整的同行解析;另外也会介绍全世界知名的实验室及业界大师;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生命科学及科研过程的平台。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Plant_ihuman”,了解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另外,iNature公众号也开通了“爱科学爱自然”头条号,欢迎大家关注。


                              


投稿、合作、转载以及招聘信息发布等事宜请联系liupan@sibs.ac.cn 或微信号“137018298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